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今年毒热异常年,似为吾园稍见蠲。谢客琴樽宽约束,亲人鱼鸟恣留连。
已多苔色侵衣上,时有松声到枕边。凿就双溪长贮月,迭成三岛别藏天。
莺花得所朝偏丽,虾菜趋时晚更鲜。中散酒鎗盛沆瀣,右军书笔走云烟。
弦中白雪非江左,箧里青山是辋川。大雅诗歌篇十九,古文金石卷三千。
乍谈飒尔凉飙至,小坐翛然大火捐。见说长安饶炙手,可容分借北窗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