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拥坐听潮音,宝刹曾迂玉驾临。佛法晓敷三藏秘,帝恩春及九原深。
钟山坐处花频雨,练浦归时树欲阴。拟问楞伽嗟已别,楚江飞锡暮沉沉。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芒鞋竹杖布行缠,遮莫千山更万山。
従来无脚不解滑,谁信石头行路难。
飞鹊年年真不误。机石停梭,掩映河边渡。清露未消杨柳暮,落花借点疏萤度。
月色风光都莫负。酒酌芳樽,不把佳时错。女伴随凉池上路,海棠花畔吹箫坐。
兀兀安衰疾,重帘竹下房。日因忙者短,夜为老人长。
荐粥脩蔬品,抄书
午夜青衣海上还,八年两度雪封山。
如今一水平如镜,好钓桐江五百滩。
一径梅花一径桃,东风移得满山坳。肯愁明日灵根萎,自有贫家活水浇。
着眼风光皆此意,醉人春色自吾醪。白头笑尔青藜杖,一日烦君更几遭。
骄阳为戾已成灾,赖有开筵周秀才。
莫道上天无感应,故教风雨一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