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优诏到周南,云壑难将选胜耽。吏部文章真不朽,龙图忧乐本同参。
弹冠共是冥鸿侣,挥麈能忘白马谈。欲问海门新气象,骊珠径寸喜先探。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闭户终年嬾出游,北山山色可消愁。
何时一扫胡尘尽,更约同吟太华秋。
竹院何人到,衡门祇自过。不才非主弃,善病累人多。
霜叶飘窗牖,寒蛩响薜萝。不禁秋思迫,中夜发清歌。
旆返东皇不可留,明朝离别去悠悠。衰年怕对青铜镜,浊酒慵斟碧玉瓯。
曲岸花丛穿粉蝶,清溪波里浴閒鸥。流光容易催人老,多少红颜成白头。
黯黯侵魂点,愔愔入耳声。那堪如晦刻,庭树复鸡鸣。
希武何意出山中,心事当年汉卧龙。
行止但凭天作主,别离初不泪沾胸。
定知晚菊能存节,未必寒松肯受封。
大义昭明千载事,前程尽更好从容。
天门詄荡荡,日月相经过。下闵黄雀微,一旦决网罗。
平生所识人,劳苦云无他。骑虎不知危,闻之元彦和。
尚念田昼言,此举岂足多。永言矢一心,不变同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