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方广华严地,神州一洞天。寺藏青嶂里,路绕白云边。
气候晴兼雨,峰峦断复连。树枝多臃肿,萝磴自盘旋。
猿啸听经石,龙生洗钵泉。水帘终古泻,钟乳半空悬。
境出尘寰外,岩开混沌前。金身馀五百,世界度三千。
净室邻飞瀑,沙弥种石田。空门灰几劫,削壁字何年。
谷有羚羊险,山从鸟道缘。地偏堪避世,境寂可安禅。
贝叶飘香界,昙花落法筵。桑门同客馔,石榻伴僧眠。
已得澄心诀,浑忘俗累牵。探奇情未已,跻险兴翩然。
披莽寻支径,扪萝到上巅。畏途尤巀嶪,侧足更迍邅。
彳亍声俱喘,蹒跚膝在肩。耸身摩斗柄,回睇盼云烟。
远水看如带,重冈小似拳。祗疑天阙近,还听谷声传。
客有玄晖趣,僧如支遁贤。从兹寻觉路,长此奉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