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草涨寒塘,菖蒲花下香。山禽犹翠羽,野果尚丹房。
残粉迎新帝,妖魂逐小郎。曹家兄弟好,无那太淫荒。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岩上横生脉,平林一里溪。
众船寒渡集,高寺远山齐。
残磬吹风断,眠禽压竹低。
自嫌昏黑至,难认壁间题。
左右逢源,大目犍连。
猿抱子归青嶂裹,鸟衔花落碧岩前。
头戴义兽角,忆儿前归时。孙归好背腹,振振银鹭鸶。
老眼眵忽明,呼童扫蓬茨。坐堂劳辛酸,乘马百日驰。
重华正当阳,子亦侍讲帷。群公互经纶,乃一卨一夔。
念子能割义,勇遂内顾私。荫屋渐生竹,逼墙谁种桤。
前年郛邑空,锄岷绝蹲鸱。巴童颇还定,万灶已烟炊。
梦寐见颜色,渥丹满颐髭。缩地若有幻,玉山立差池。
婆婆进璚觞,此味老更知。
天井春演漾,湛然沈净绿。谁淬古铜镜,铸此清一曲。
云昔是绀宇,一沈不可复。贝阙虚堂皇,龙宫静肃穆。
宝气至今存,往往浮磬玉。从兹陟高巘,鸟道神刺促。
旋经天半寺,梵呗出岩腹。逡巡逾寺颠,回望在山麓。
青穹去尺五,白云生两足。群峭奔眼底,纷如水波蹙。
因之念天井,高岸已为谷。焉知沧海浅,不作桑田熟。
高下随所遭,奚事烦龟卜。龟卜既徒劳,流光逝难掬。
雨旸皆应节,和气满平畴。欲识天颜喜,农家麦有秋。
家贫无酒饮,聊欲试弦歌。去家百馀里,邈若异山河。
江上日多风,浩浩水增波。门前五柳树,繁荫空婆娑。
秫田已收成,归计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