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七年八月望日自杭之宋过永乐院观承天佛日广慧洎永乐四老上堂因而留题

雷音一振绝微言,末学方知祖道尊。莫讶师僧无见处,人人俱解句中玄。

陈襄

(1017—1080)宋福州候官人,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倡理学。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杭州。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尝荐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有《古灵集》。

猜你喜欢

泽畔元非慕独醒,散人一饮费经营。

也知世少苏司业,安得官如阮步兵。

醉著面颜惊少壮,浇余胸次失峥嵘。

更阑莫厌残灯火,卧听空廊络纬声。

耕休何处散烦劳,东埭西梁信所遭。

溪水清清照鱼影,山风细细落松毛。

无名野草疑皆药,有韵村谣例近骚。

稽古祗堪农圃用,莫将车马误儿曹。

东坡科名岂偶似,东里相业再见之。群鸟总依仪凤集,四海直是巨鳌支。

曾逢后车载八十,宁许左丞私二宜。秋旻湛湛夜如洗,南极分明骑尾箕。

冥濛一抹笼峥嵘,峥嵘深处传疏声。溪横古槎低欲折,隐约前村通去程。

万里征夫不知宿,数尽飞鸦栖古木。输与中边三四僧,枯藤挑云归佛屋。

道本虚无生太极,太极变而先有一。一分为二二生三,四象五行从此出。

无一斯为天地根,玄教一为众妙门。易自一中分造化,人心一上运经纶。

天得一清地得宁,谷得以盈神得灵。物得以成人得生,侯王得之天下贞。

禅向一中传正法,儒从一字分开阖。老君以一阐真常,曾参一唯妙难量。

道有三乘禅五派,毕竟千灯共一光。抱元守一通玄窍,惟精惟一明圣教。

太玄真一复命关,是知一乃真常道。休言得一万事毕,得一持一保勿失。

一彻万融天理明,万法归一未奇特。始者一无生万有,无有相资可长久。

诚能万有归一无,方会面南观北斗。至此得一复忘一,可与化元同出没。

设若执一不能忘,大似痴猫守空窟。三五混一一返虚,返虚之后虚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寂,西天胡子没髭须。今人以无唤作无,茫荡顽空涉畏途。

今人以一唤作一,偏枯苦执费工夫。不无之无还会得,便于守一知无一。

一无两字尽掀翻,无一先生大事毕。

词人今岳牧,能吏岂閒曹。象郡烽烟净,龙门气色高。

清尊开暮雨,虚槛俯秋涛。不共南楼夜,谁知庾亮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