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招提院静照堂

藻户面通漕,飞甍出重城。堂成未遑息,复作千里行。

尘埃袖短褐,蒙暑踏寒冰。其求异求食,志欲诗编盈。

宁辞阍吏慢,聊为一堂荣。都城竞名利,日出车马声。

谁云方外士,奔走亦有营。惟静制众动,自照中乃明。

胡为挠山水,风急帆更轻。岁阑去勿缓,恐负新堂名。

李常

(1027—1090)宋南康军建昌人,字公择。仁宗皇祐进士。神宗即位,除秘阁校理,右正言、同管勾国子监。力诋熙宁新法,免校理,通判滑州。后历知鄂湖齐等州、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太常少卿。哲宗时进户部尚书。以反对车盖亭诗案穷治蔡确事,出知邓州,徙成都,至陕暴卒。少读书于庐山白石庵僧舍,仕则藏书山中,凡九千余卷,号“李氏山房”。有文集及《元祐会计录》等。

猜你喜欢

黄陵庙下潇湘浦,西风作寒东作雨。鹧鸪啼舌到无声,谁管行人望家苦。

柳州刺史幸不违,长沙太傅音尘非。翠蛾班管在何处,万古重华呼不归。

小春催出倾城色,笑倚墙头若招客。芬芳犹带秋风残,婀娜岂宜江路侧。

诗眼惊红狂欲呼,熟看似细又似粗。花神留为菊后乘,天意遣作梅先驱。

色相因缘离,须明真智慧。古镜复重磨,照天更照地。

岁暮霜风落日曛,釜溪碧水映彤云。桨声船影随波远,树色山光隔岸分。

想像当年干气象,从来此地蔚人文。宋公遗址今犹在,指点楼头说旧闻。

凤池春草绿,一别几经秋。朝野频相问,江山肯久留。

乘潮观海市,簪笔上螭头。画角催明发,含情独倚楼。

汉阳渡口兰为舟,汉阳城下多酒楼。当年不得尽一醉,

别梦有时还重游。襟带可怜吞楚塞,风烟只好狎江鸥。

月明更想曾行处,吹笛桥边木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