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宥入蜀迎觐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在世谁非客,还家即是乡。

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登临神欲往,物色目常撄。沙苑蒺藜美,草桥枸杞明。

政闻便告假,路僻少逢迎。华岳莲花迥,凭谁引我行。

无言终夕坐,一雨散微凉。自有碧天月,随君归草堂。

荒池馀溜上,高柳小星藏。世难兼多事,为欢苦不常。

送别临曲渚。

征人慕前侣。

离言虽欲繁。

离思终无绪。

悯悯分手毕。

萧萧行帆举。

举帆越中流。

望别上高楼。

予起南枝怨。

子结北风愁。

逦逦山蔽日。

汹汹浪隐舟。

隐舟邈已远。

徘徊落日晚。

归衢并驾奔。

别馆空筵卷。

想子敛眉去。

知予衔泪返。

衔泪心依依。

薄暮行人稀。

暧暧入塘港。

蓬门已掩扉。

帘中看月影。

竹里见萤飞。

萤飞飞不息。

独愁空转侧。

北窗倒长簟。

南邻夜闻织。

弃置勿复陈。

重陈长叹息。

城外沧溟日夜流,城南山直对城楼。

溪田雨足禾先熟,海树风高叶易秋。

疏傅里闾寻故老,秦皇车甲想东游。

客心不待伤千里,槛外风烟尽是愁。

微云起肤寸,大荫弥九州。

至仁虽爱物,用舍如春秋。

晴空不成雨,远岫行归休。

何疑陶渊明,一去如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