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在世谁非客,还家即是乡。
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秋兰临涧活,石蟹带霜饥。
宿雨初收,晓烟未泮,浮云都逐飞鸿。文君翠黛,一霎变颦容。
多少风鬟雾鬓,青螺髻、飘堕空濛。频骋望,征帆灭处,远霭与俱穷。
古今来画手,谁如庄叟,笔底描风。有江南一派,北苑南宫。
我亦烟霞骨相,闲点染、懞懂难工。但记取、维摩诘语,山色有无中。
归臣林间十二春,心安日日是良辰。
家居佛界清凉国,人住仙宫自在身。
无事入山寻阮客,有时击壤助尧民。
虽无高行追先隐,毕究田园乐亦真。
冠带荣乡士,冰霜集帝城。美才当见试,详法足□名。
眼角风云壮,毫端兰竹清。鸿胪期有赠,戎幕倚参衡。
鸡鸣声胶胶,拔剑起独舞。斫地歌慷慨,肝胆郁难吐。
人寿祇百年,何庸徒自苦。两丸互西东,颠倒由元父。
昼行而夜伏,块与群尸伍。我欲赴赤城,散发骑猛虎。
咳唾昆仑巅,化作洗兵雨。
人家一样捲湘帘,惹起新愁到酒边。久客不知诗瘦损,小楼孤倚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