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春风采采宫芹香,宫前泮水涵晴光。鳞鳞瓦影落晴昼,鱼自在藻鸢自翔。
盛时学士多俊造,两庑弦诵声琅琅。藏修游息俨有序,丹雘炫耀联宫墙。
喧啾一扫众境寂,爽垲坐阅松柽凉。吴兴先生适用材,时论已许收栋梁。
悬知述作有本始,上顾宪纪司翕张。雄文师表动一世,籍湜喘汗汉走僵。
昔之人品今可见,光燄万古开天章。推尊孔道赖韩氏,岿然丰刻在斯堂。
软霭笼朱阁。平晓牡丹风恶。紫藤花簌簌、怕吹落。
噀雾双柑,来就新莺约。细柳垂金络。别院鞦韆,网虫低罥红索。
屐齿苔边错。笙舌炙乾金薄。米家书札里、一舟泊。
谁信薰垆画省,薇郎索寞。缓步池西角。散髻归来,卷衣深坐花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