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悲行客,停桡独未前。寒江半有月,野戍渐无烟。
棹唱临高岸,鸿嘶发远田。谁知避徒御,对酒一潸然。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秋江际天阔,风雨凄其。云阴未放晴晖。归鸦乱叶更萧索,砧声几处寒衣。沙头酒初熟,尽篱边朱槿,竹外青旗。潮期尚晚,怕轻离、故故迟迟。何似醉中先别,容易为分襟,独抱琴归。回首征帆缥缈,津亭寂寞,衰草烟迷。虹收霁色,渐落霞孤鹜飞齐。更何时,重与论文渭北,翦烛窗西。
浮阳横巨浸,南巷拥旌旃。别带秦城雨,行闻魏国蝉。碛鸿来每后,朝日见常先。东鄙云霞广,高林间水天。
春池冻已消,泉落白鱼跳。石浅喧鸣玉,沙虚没暗潮。
晚寒妨濯足,竟日欲平桥。最爱临波柳,东风万万条。
此地无此客,若人吾故人。
论文皆意到,出语见情真。
未议作轻别,且当留浃旬。
畦蔬饱春雨,小摘未妨频。
胭脂淡抹香肤腻。万树绯桃偏映水。可怜含蕊便遭风,一向冤他贪结子。
重帘护烛花如醉。却忆小桥通野寺。摧残不到五更头,化作枕边红粉泪。
卯饮贪引卮,夕食不厌腹。
松醪滟玉池,郁尊傲黄目。
归闲喜携幼,欣荣对夏木。
颇笑屈原醒,宁甘马周独。
诗筒发豪思,江月欲戏漉。
每赓北海咏,未羡西邻足。
槽规长吉红,蚊玩杜陵绿。
醉乡拟续记,书眼瞭可读。
时康万户春,兴到七贤竹。
筵虚艳姬舞,面想宫嫔沃。
别肠驱药使,健笔命骚仆。
居然得良朋,清辞泻壶玉。
习池可联乘,步兵有余斛。
谁能酒限拘,强效八州督。
今年小麦好,岂屑官廪麴。
嘉节迫蒲艾,早计数萸菊。
客中真有佳,眼前喜无俗。
赋殷金石声,光粲牛斗属。
句到后三三,人谁赛六六。
试编诸贤诗,第以伯仲叔。
共成杜康传,更聚山中族。
万事付亡何,乾坤一杯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