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福山苍苍倚天碧,狼山巉巉生铁色。两山当江作海门,力尽神鞭驱不得。
沧波万里从西来,楚尾吴头天一壁。阴风转地鲸怒翻,黑雾连空龙起立。
来舟去楫不敢动,袖手傍观唯叹息。扶桑浴日飞上天,百怪潜消杳无迹。
水光镜净山亦佳,目送云帆高百尺。青霄要路君既官,白首穷途我犹客。
烟中隐隐见孤城,令我思乡心转剧。《骊驹》歌罢将奈何,倚杖江南望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