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趋盛府,颜色比花枝。范匄非童子,杨修岂小儿。
叨陪丈人行,常恐阿戎欺。此去云霄近,看君逸足驰。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泥香江暖燕来时,红白花深桃李枝。草色一帘门半掩,卧看双蝶趁游丝。
朝慵恋恋一衾温。梦里无痕又有痕。彷佛寻诗叩筚门。
过荒村。月下啼鹃欲断魂。
封略谁容限烛龙,终将天地入牢笼。云兴飙起威名将,也好先收弟一功。
杜门不出惟看雨,天地模糊水气浓。忽卷烟云生霁色,起寻山水散愁客。
春回千嶂铜生绿,日晃一溪金在镕。笞笠满原秧满野,果然久雨不妨农。
满船载月华亭子,泛宅浮家张志和。
何似舫斋趺坐稳,莫教平地起风波。
富贵危机解杀身,是非千古付樵人。当时长史魂应悔,不向山中只负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