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望,望远悲潜蓄。红黄绿紫花,花开看不足。
今年与子少相随,他年与子老相逐。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问道山僧谁是主,山僧指点空中取。空中无相亦无色,龙过山头行暮雨。
春风日已和,桑麻蔼新绿。但可了寒暑,生理亦自足。
沈浮闾里间,我亦甘碌碌。俯仰三百年,苍然此乔木。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石头敲火马跑泉,直过阴山路八千。不见长安惟见日,时将草色记流年。
色映溪沉沉,秋云生夕阴。无限楚山意,鹤鸣风满林。
乘兴款柴扉,相逢骑马归。待予初下榻,对尔欲忘机。
好客语中至,情人书后稀。悠然念离合,徙倚度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