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

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

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

泛泛水上舟,与水共东去。

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

世人迷动静,顺流疑若遡。

不然逐流浪,汩没为所误。

吾作放舟诗,明此流水住。

老矣耄何为,聊用持世故。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春寒卯酒睡初醒,笑倚东窗小玉屏。早悟眼前空是色,错教鹦䳇念心经。

云气飘飘御晚风,笑谈嘘吸满心胸。

须臾敛尽还空碧,露出天边无数峰。

秀才任天下,仁者体万物。物逸而我劳,分内不遑惜。

昔日侍讲筵,天子重经术。今日守封疆,帝心特简出。

江南风甚嚣,江南民甚绌。维风道先倡,爱民蠹先黜。

吾性秉真刚,无欲谁能屈,但得百姓欢,安问权要怫。

余也愧衰残,十弊口难述。临歧赠一言,怀抱慎忧郁。

黄壤讵知我,白头徒忆君。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昨夜东风还又。春水一池吹绉。飞絮满天涯,可是燕归时候。

消受。消受。六曲药栏携手。

天上新传宪长书,向来人望果非虚。十年剑试磨霜后,百鉴堂开捲雨馀。

风月一庭元自在,湖山千里竟何如。我车半识江西路,荆棘须公次第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