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
净色和云落,喧声绕石斜。明朝更寻去,应到阮郎家。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出岫閒云干甚事,柯边趣问残棋。无烟冷烛绮窗西。
花枝馀蝶恋,粉印褪罗衣。
忆自歌翻红芍药,东南孔雀分飞。断虹横水柳阴低。
拿舟来访玉,一路画眉啼。
暮雪摇空江,美人隔烟水。
门外寄书人,芦花裹双鲤。
旷绝无人境,超然乃真游。
如何许世俗,踏破苍苔幽。
我知大士心,月印千江秋。
示迹盖偶尔,雨罢云亦收。
层峦拥肺腑,修干骞龙虬。
巉岩近恐坠,窈窕翠欲流。
标指谅非月,索剑宁刻舟。
倚杖听松风,聊为信宿留。
对酒聊同楚人醉,哦诗惟听越吟声。
洞庭北岸孤城下,落月西风听晓莺。
新篇如许好,欲和费沉思。
相聚不为浅,能吟独未知。
柳含春细细,梅待雪迟迟。
重碧沽官酒,今当与说诗。
淮俗日就薄,识者颇借忧。天变不徒然,旱暵将谁尤。
日来闻见同,比屋声悲愀。令君不鄙夷,疋马走道周。
似闻疄陇间,蛰蛰霰雨稠。课功扑燎馀,准粟秉庾收。
一毙乃百孳,皂坚肥螟蟊。服劳岂容已,善后良未谋。
即君论才谞,为邦似求由。佩兰扈玄蓠,所向多暗投。
世贤刘系宗,芥视东家丘。方将解倒垂,未遑赋归休。
横前觞深渊,君其万斛舟。愿天开老眼,一雨洗叹愁。
旄倪饫菽粟,羁罢安田畴。探丸等和扁,沈痾洒然瘳。
我亦民之一,担石略不留。遭罹本自致,未敢忘反求。
诗来念贤劳,效颦聊杀羞。孰视援溺手,不计输几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