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从叔沆林园

阮宅闲园暮,窗中见树阴。樵歌依远草,僧语过长林。

鸟哢花间曲,人弹竹里琴。自嫌身未老,已有住山心。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洑岸沿堤灌木阴,高台晴色散披襟。清秋一寄知鱼兴,千载空悬傲吏心。

濠上绪风吹夕照,天边鸣籁入寒林。向来延睇苍烟迥,名迹荒凉共古今。

越人犹绩禹,疏凿此江边。

地合秦城水。门浮楚客船。

荫槐为帝里,种稻属徭田。

嘲{左口右哲}巫言罢,寒云又惨然。

系舟羊角坝,一夜梦难成。月色千秋雪,滩声万马兵。

鱼龙攀石出,鸟雀绕枝惊。惆怅浑无奈,还添白发生。

桂树兰丛蔼宿薰,楚辞一曲送迎神。

岂闻钩党能留汉,故有桃源可避秦。

欲记曾来终草草,多惭浪走只踆踆。

却寻扬子江头路,依旧杨花愁杀人。

灵草生幽谷,无风还有香。云霞九华发,露浥六英芳。

褰衣往掇之,迢迢云路长。愿傍铜池侧,持以瑞明王。

山光扫黛水挼蓝,闻说樽前惬笑谈。

伯氏清修如舅氏,济南萧洒似江南。

屡陪风月乾吟笔,不解笙簧醉舞衫。

只恐使君乘传去,拾遗今日是前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