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贵公子,汉日羽林郎。事主来中禁,荣亲上北堂。
輶车花拥路,宝剑雪生光。直扫三边靖,承恩向建章。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意态浓纤世所稀,梅花嫌瘦海棠肥。媚生一笑能苏病,秀出双眸可疗饥。
发美尽人分作剃,肌香从小罢熏衣。卫风借作卿图影,才得形相欠入微。
红社溪边舣小舟,青莲宇内作清游。土花绣壁淡如昼,岚翠拨云浓欲流。
短李清风存古意,大苏圆月洗春愁。摩挲泉石舒长啸,未羡神仙十二楼。
荤膻停夜食,吟咏散秋怀。笑问东林老,诗应不破斋。
百里郊原眺望通,又骑羸马逐溪风。官清屡伴词林幕,地僻休过泮水宫。
啼鸟落花春早晚,乱山残雪路西东。因君却忆中元事,何限高情笑语中。
书生事业每多誇,又向诗篇荷宠嘉。德耀晚年犹举案,伯鸾少日本无家。
皇恩未许堂开锦,命服初看帔有霞。渡海摘桃非我事,三年孤负赏梅花。
相逢一笑又相离,肠断登临送别时。
久占都亭惭重客,秋风回首片帆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