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空阔,尽收入、四扇船窗非小。柔橹声中浑不让,七里桐庐放棹。
水欲无烟,山疑有雪,原不因霜缟。乾坤清气,此时归我长啸。
明日鼓角黄州,英雄词客事,只供凭吊。江月依然,应念我、不似当时年少。
长笛家山,短篷身世,写出凄凉照。惊他飞雁,芦边误认初晓。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捐灰徙木意无已,敢议庙中羔兔蛙。在昔圣人刑两观,不搜根柢治萌芽。
尧舜若稽古外,烈祖圣谟洋洋。
道理一句最大,卓冠万世帝王。
生意津津乐趣深,一犁春雨万家金。绕畦菜荚初生甲,出水秧苗渐露针。
藻漾池心鱼拨动,花藏叶底蝶穿寻。就中兴思知多少,尽是东皇发育心。
离筵歌罢动清飙,直北关河入望遥。日暮飞帆向天际,不知暗度海门潮。
才消溽暑又秋凉。篱下菊花香。安排樽酒邀诗友,共来赏魏紫姚黄。
玉露迎风辗转,琼枝弄影低昂。
争奇斗艳到重阳。晚节更称强。梧桐叶大空摇荡,挡不住凛洌寒霜。
唯有此君独秀,卓然傲立群芳。
道人心已静,得失久忘情。寄语枝头鹊,无劳送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