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空阔,尽收入、四扇船窗非小。柔橹声中浑不让,七里桐庐放棹。
水欲无烟,山疑有雪,原不因霜缟。乾坤清气,此时归我长啸。
明日鼓角黄州,英雄词客事,只供凭吊。江月依然,应念我、不似当时年少。
长笛家山,短篷身世,写出凄凉照。惊他飞雁,芦边误认初晓。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万籁晓俱寂,风泉有远音。偶随清嶂去,因到白云深。
喷薄疑飞雪,冷清可照心。坐来天影澹,一曲韵瑶琴。
离筵开祖道,别驾向神京。飞挽玉程急,驰驱官况轻。
处膏元不润,濯水自知清。好为司农道,苍生望缓征。
策骑出尘寰,飞花点醉颜。十年成幻梦,一夕落清班。
□海风涛险,仙山日月间。何当拂衣去,高卧白云间。
话到出山事,踟蹰思万端。官贫随仆少,道远挈家难。
人面终难信,余腰不哪酸。黄粱炊未熟,几欲醒邯郸。
章江千里弛流难,泛滥珠矶获大观。冬日浮沙愁野溢,春波拂渚惧闾殚。
非缘樵牧开林麓,已令蛟螭作踞蟠。望望烟云多宝气,明湖倒影自漫漫。
历尽中州不计程,信阳已过更南征。肩舆每傍山腰转,石径时临树杪行。
远岫横烟人早爨,深林激溜水长鸣。尘埃不到居堪卜,役役空惭志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