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分列宿,东土佐诸侯。结束还军府,光辉过御沟。
农桑连紫陌,分野入青州。覆被恩难报,西看成白头。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嫩日催青出冻荄,小风吹白落疏梅。
残冬未放春交割,早有黄蜂紫蝶来。
双旌浮傅去,邂逅桂江边。采药名山得,题诗卧阁偏。
年华嗟荏苒,霄汉羡飞骞。迢递邕州路,相思有梦悬。
山田荦确苦多沙,学种东陵五色瓜。
激涧即看穿石竹,插篱偏自爱藤花。
囊中未得餐霞法,溪上时留泛海槎。
长日辍耕无一事,只须牛角挂南华。
非农非吏本同尘,胸次何时不是春。
户外松筠随意好,山中风景逐时新。
择乡幸喜仁为里,省已深惭德有邻,
事契姻联非一日,向来俱是异邦人。
卜世何久远,由来仰圣明。山河徒自壮,周召不长生。
几主任奸谄,诸侯各战争。但馀崩垒在,今古共伤情。
一花初起白龙堆,万骑长驱石壁开。碧海有山都是雪,青天无雨只闻雷。
秋高鸿鹄排云去,夜静蛟龙出穴来。借问乘槎向何处,五云咫尺是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