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霜落久,才子忆荆扉。旅舍寻人别,秋风逐雁归。
梦愁枫叶尽,醉惜菊花稀。肯学求名者,经年未拂衣。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帅臣所统在燕南,事事如窥指掌閒。仗钺精神堪破虏,扼吭形势正当关。
十洲部分连沧海,一道军声过黑山。文武非徒尹吉甫,前时方叔已平蛮。
温风一袖己董然,燕坐何须更整冠。沈李杯盘聊避暑,饮冰怀抱暂生寒。
纵谈无间情相照,清句难酬韵不宽。莫笑未曛车马散,尝闻陈仲讽齐桓。
西风动高林,竦然惊非昨。时序迫相催,朱颜日销铄。
素心将谓何,而今乃落落。进不跻云霄,退不遁丘壑。
栖栖度年华,何时偿宿约。閒且一登楼,对景引杯酌。
青毡坐未煖,白马永嘉还。梦绕龙湫水,门当天姥山。
悲风起渡口,落月伤离颜。一望一惆怅,思君空闭关。
买花归倚绣帘前。问侍儿、剩否金钱。邀隔垣、女伴消閒昼,还趁取、苔石幽鲜。
轻轻簸、青蚨不定,怕撩人鬓蝉。竞负闺中刘毅,喝雉喧阗。
琅然。滚归墙罅,与柳绵、一样匀圆。恼他邻女娇小,赢处惯倚轻儇。
唤重来、频呼不应,走弄墙畔秋千。无聊甚、閒掷五铢,暗卜归船。
君为宫保及清时,冠盖初闲拜武迟。五色诏中宣九德,
百僚班外置三师。山泉遂性休称疾,子弟能官各受词。
不学铸金思范蠡,乞言犹许上丹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