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春游乐二首

游童苏合带,倡女蒲葵扇。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

褰裳踏露草,理鬓回花面。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

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采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闲。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百金聚一冶,所赋以所遭。

此岂异莫耶,奈何独当樵。

朝出在人手,暮归在人腰。

用舍各有时,此日两无邀。

梅公怜我髭如雪,赠以双禽意有云。但见寻常思白兔,便疑不解醉红裙。

吟斋虽喜留闲客,野性宁忘在岭云。我有铜台方尺瓦,惭非玉案欲酬君。

阴山腥马蹂京尘,锁杀宫花不识春。哭问钱塘江上月,如今谁是去邠人。

放舸寒江未拟回,千家烟树隐楼台。片云红似镜中出,列岫青从峡里来。

华发漫从游子兴,清尊偏向故人开。梅花已报春消息,双屐能忘印绿苔。

事业更篇章,从来例姓张。

茂先同晋轨,子寿振唐纲。

云仍今接踵,月旦早名扬。

神剑干将出,高冠獬豸昂。

褰帷初鄂渚,杖斧复钱塘。

士类星杓仰,文声电泽滂。

四愁肩慷慨,七命敌铿锵。

暖酹梅边冢,春遨柳下航。

留题存感慨,属和笑奔忙。

羸劣惭形秽,含弘赖疾藏。

一离湖曲路,五换岁干阳。

诵句思诗伯,除官说侍郎。

班联参冢宰,铨部佐文昌。

北壤蠙蛛割,南邦翠荡翔。

雪寻浮玉渡,月认涌金墙。

不鄙侨栖陋,来同雅话长。

有书兼笔砚,无酒但茶汤。

衰谢时维迈,羁穷气尚刚。

斯人一青顾,怀古视穹苍。

莫厌晨鸡相应啼,中原千里绝晨鸡。一匡自是无伯仲,坐谈不用誇曾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