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窗烟翠镜湖南,隐士图书海岳庵。
书艇故教藏五柳,啼莺频与唤双柑。
泥人山似当春睡,中酒花仍白昼酣。
已插疏篱护芳草,更添微径拟三三。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九十萱亲天下稀,人无容力荷天慈。衣冠礼乐江东聚,此是痴儿奉母时。
碧树杳云暮,朔风自西来。佳人忆山水,置酒在高台。
不必问流水,坐来日已西。劝君速归去,正及鹧鸪啼。
江山逢此会,真地作光辉。路转扶溪北,山来越岭西。
春光流圣泽,明月照霜帷。碧玉遥相贺,云中卧赋诗。
龙虎一交相眷恋,坎离才媾便成胎。溶溶一掬乾坤髓,著意求他啜取来。
十室熙熙俗自恬,令君岂弟不多严。簿书遣吏且堆案,风月撩人时到檐。
剩种幽花无限好,满倾春酒十分甜。何劳结屋深防客,清节如君有底嫌。
欲眠遣客笑吾真,爱酒空床羡汝邻。归计已甘从短帽,倦涂何止畏奔轮。
高车不用三千客,净社须期十八人。尚许一樽仍破戒,黄柑催酿洞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