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塞日初晴,胡关雪复平。危竿缘广漠,古窦傍长城。
拔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解衣沽酒岂辞贫,散发狂歌也自真。林下似君看亦得,谁言嵇阮便无人。
自为云山作主人,更邀麋鹿作比邻。一斋一粥今禅伯,无姓无名古逸民。
尽了委缘心似水,未捐习气笔如神。丐师石上菖蒲节,要度人间八十春。
同作金台客,频联玉笋班。一朝膺紫诰,千里向家山。
别酒从今醉,孤舟何处弯。离亭无限意,相逐到云间。
红云绛雪镂繁华,侍宴流连彻暮鸦。
车马不来歌吹断,春风一半属谁家。
笑展荼蘼一撚。色共梨花细剪。开落不经秋,寂寞玉容粉面。
含怨。含怨。鬌与青霜同变。
浅映眉如敛,浓拖眼欲迷。行人休便折,留覆短长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