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新阳被芳甸,轻暑却馀寒。时序有代谢,形役何足叹。
纵浪比云萍,总囿大化间。苟能笃情好,意气增巍山。
忆在渝水侧,握手成交欢。乍离忽复合,嗜好同咸酸。
几回凭尺素,写此铁石肝。千里固匪遥,心在会岂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