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寻淮上寺,老桧莫知年。
劫火已熔像,樛枝宁改烟。
根拏怪石入,节駮苍苔坚。
欲问浮波箭,空嗟此独传。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生朝乐事记当年,汤饼何须半臂钱。吾算自知樽有酒,汝翁莫叹坐无毡。
闻说南溪好,肩车带雨来。涧泉鸣细石,松木衣苍苔。
云笑人情薄,山随客语回。黄花幽意足,知复为谁开。
齧雪苏州年,嘿数天再闰。当时贾长头,霜桐送孤韵。
今年贫更恶,交友云散尽。收自缃楮林,博阅先后进。
纵横略千家,诣处合一印。文章何当工,一死差可忍。
鼍梁跨海溯秦营,兹地曾经望窈冥。祇为蓬壶三岛近,至今有果号长生。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
仲蔚蓬蒿宅,宣城诗句中。
人贤忘巷陋,境胜失途穷。
寒葅书万卷,零乱刚直胸。
偃蹇勋业外,啸歌山水重。
晨鸡催不起,拥被听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