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酒可红双颊,愁能白二毛,对樽前尽可开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
红颜褪,绿鬓凋,酒席上渐疏了欢笑。风流近来都忘了,谁信道也曾年少?
襄王梦,神女情,多般儿酿成愁病。琵琶慢调弦上声,相思字越弹着不应。
咏李白
贵妃亲擎砚,力士脱靴,御调羹就飧不谢。醉模糊将吓蛮书便写,写着甚杨柳岸晓风残月。
励志古犹鲜,嗟尔英妙人。超然契神理,谢此曲米春。
盛时富游燕,昌龄当令辰。但恐乐不满,安知中足嗔。
所以贤达士,寸阴日以珍。张甥出名裔,磊落吾所亲。
奋迅冀往哲,慷慨怀先民。述此止酒事,言辞皆绝伦。
彭泽虽有作,徒以愠同尘。岂若慕宏达,精诣吾道津。
事以久乃定,节惧中路屯。愿言永初服,白首以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