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贫只一马,昨日忽云丧。
庭树啮无肤,秋郊谁复放。
空伤骏骨埋,固乏弊帷葬。
况本出天闲,因之重怊怅。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清风发疏林,皦月上素壁。
悠然倚庭楯,爱此风月夕。
人间好时节,俯仰成宿昔。
少年不痛饮,老大空叹息。
郁金堂北画楼东,昨夜星辰昨夜风。晓镜但愁云鬓改,华筵俄叹逝波穷。
城中猘犬憎兰佩,牢合金鱼锁柱丛。谁与王昌报消息,断无消息石榴红。
市朝一朝变。
兰艾本同焚。
故人相借问。
平生如所闻。
黑白谁能用入玄,千回生死体方圆。
空门说得恒沙劫,应笑终年为一先。
幽寺访禅客,烦襟此一开。
山空有猿鹤,地僻无尘埃。
烹茶绿云起,鼓扇清风来。
览景不归去,暮烟生古台。
夏阴无不可,饰我轩中容。枕簟渐相媚,琴书时自慵。
萍间尺咫月,竹隙两三峰。更有会心处,招提来夕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