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贫只一马,昨日忽云丧。
庭树啮无肤,秋郊谁复放。
空伤骏骨埋,固乏弊帷葬。
况本出天闲,因之重怊怅。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束发学忆今白头,腕中无力合休休。
规模尚欲从公乞,翰墨于今第一流。
衰残不可耐,强逐小儿情。山泽了无气,虚空忽有声。
一连三夜梦,亲到五羊城。听此翻添思,髫年正太平。
野水斜桥又一时。愁心空诉故鸥知。凄迷南郭垂鞭过,清苦西峰侧帽窥。
新雪涕,旧弦诗。愔愔门馆蝶来稀。红萸白菊浑无恙,只是风前有所思。
镫下坐,镫外月平西。陪伴闲愁偎幕燕,护持薄睡镇帷犀。
才得梦来时。
莺唤起,花絮晚春迷。枕雨有痕潮半袖,镜澜无力熨双眉。
不是为单栖。
常好古人言,玩索此轩中。谁言千载上,不与此心同。
兄弟亲知各异方,仆夫痡困马玄黄。惟吾臭味李夫子,不为无人不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