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

玉盘叠捧溪女归,鱼鳞作室待水婓。

竹间山鬼入夜啼,古庙久闭谁启扉。

屈原憔悴江之圻,芙蓉木兰托兴微。

贾谊未召绛灌挤,香草嘉禾徒菲菲。

曾无半辞助诃讥,国风幸赖相因依。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霜花零落全稀。不成飞。寒水溶溶漾漾、软琉璃。
红未涌,青已露,白都晞。□□□□沙暖、戏凫鹥。

玉腰曾傍杳林隈,芳草斜阳舞几回。香冷仍然依晚菊,魂痴犹是伴寒梅。

霜天月晓寻花去,风雪灯残入梦来。何处冷笺摊一幅,滕王图画写低徊。

幽趣无人会,须还我独亲。开书风为揭,得睡懒相因。

雨后竹色净,月中梅意真。北山小园景,莫怨未归人。

何年凿江倚青壁,乞与中原作南北。天公老眼如看画,万里才堪论咫尺。

蛾眉亭中愁欲滴,曾见江南几亡国。百年回首又戈船,可怜辛苦矶头石。

江头老父说当年,夜卷长风晓无迹。古人衮衮去不返,江水悠悠来无极。

只今莫道昔人非,未必山川似旧时。龙蟠虎踞有时歇,月白风清无尽期。

古人看画论兵机,我今看画诗自奇。平生曾有金陵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草色平原着色工。牛羊村落未兴农。怜春来去太从容。

古寺昏鸦山滞雨,小楼归燕柳宜风。诗随人意倚栏中。

又见葭灰动一阳,岂堪卧病客殊方。老怀不似少年好,短景始从今日长。

黄犬既难遥附信,玄龟何用苦支床。恨无羽翼高飞去,六六峰前望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