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亭山色无纤尘,昭亭潭水见游鳞。
长松碧绦入古寺,石上高僧度几春。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已种河阳柳,将题晋客舆。
论交记曩昔,因使问何如。
拥烬就多暇,援毫不一书。
诗成当属我,拜赐衮褒馀。
寒雨细,朔风高。吹沙走石,拔木鸣条。
手便筇杖冷,脚厌芒鞋紧。
两袖吹松风,东冈复西岭。
不见章台街上柳,纤匀初画双眉。轻盈婀娜惹游丝。
少年走马,花酒恋芳菲。
千里心期归较晚,长条不似前时。东风似与解相思。
多情时遣,飞絮点春衣。
自古男儿要自强,腰间金印有时黄。时来不用龙泉剑,手搏楼兰献庙堂。
雪柏霜松自有神,冲风槁叶故难禁。
云间已閟贞元曲,岁晚谁闻正始音。
天地有穷归幻化,圣贤无命亦山林。
愁来又把离骚读,长夜悠悠慷慨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