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初侯一亩宫,风雨到卧席。
前日筑短垣,昨日始封植。
平生岁寒心,乐见岁寒色。
翩翩佳公子,为致一窗碧。
忆公来相居,筮吉龟墨食。
人言陋如何,我自适其适。
白眼对俗徒,醉帽坐攲侧。
人知爱酒耳,不解心得得。
阿堵绝往还,此君是宾客。
清风吹月来,懽甚齿折屐。
有节似见圣,无言谅知默。
数回长者车,犹恨地未僻。
阴雨打叶时,曲肱自宴息。
心游万物初,何处寻辙迹。
从来修竹林,乃是逸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