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泉脉动,分岩临涧源。
津津出石齿,泠泠萦竹根。
犹如野云翠,复落郡池喧。
心静意自适,不知朝市烦。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种菊望菊生,种早得菊早。前来日已迟,种之聊草草。
但令供老兴,讵敢望菊好。栽培尽我心,连月未放倒。
西风起寒吹,百卉半枯槁。柯条换旧根,花叶如新造。
霜晨冷香飘,对酒开怀抱。时节虽已过,晚景犹相保。
寄语隐逸翁,腊色犹未老。
翠箔垂云香喷雾。年少疏狂,载酒寻芳路。多少惜花春意绪。劝人金盏歌金缕。
桃李飘零风景暮。只有闲愁,不逐流年去。旧事而今谁共语。画楼空指行云处。
关山月明风恻恻,万里黄云杂沙砾。夜深羌笛吹一声,征人相看泪沾臆。
古人以绥服奋武卫,耕战守禦不外求。何人倡此戍边策,千载以贻中国忧。
关山月,圆复缺,何忍年年照离别。愿得驰光照明主,莫遣边人望乡苦。
风高白日沈西麓,未到常程不敢宿。残月惨淡落战场,新鬼啾啾为谁哭?
孤舟怆恍不得力,远趁前山两三屋。五更豺虎声欲稀,寡妇哀哀叹孤独。
古风萧索不言归,贫贱交情富贵非。
世祖本无天下量,子陵何慕钓鱼矶。
无数菰蒲问藕花。棹歌轻举酌流霞。随家好,转山斜。也有孤村三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