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已惊溪上雷,火前那及两旗开。
采芽几日始能就,碾月一罂初寄来。
以酪为奴名价重,将云比脚味甘回。
更劳谁致中{左氵右霝}水,况复颜生不解杯。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回岭悬藤稍倦攀,税鞍中路得禅关。百年清净山中债,半日浮生竹院閒。
小雨磬声延午梦,方池云影淡秋颜。此行别有堪誇事,得与高僧共往还。
湖天空阔翠林深,洒洒逋仙玉雪襟。不是梅花知出处,凭谁同守岁寒心。
鳌耸青葱江上台,芙蓉环碧画图开。日浮金影波心见,蜃逐潮声海角来。
坡老昔参禅性定,粤灵今喜使舟回。凭虚不尽登临兴,北望天峰紫翠嵬。
东风九市遍开场,梅柳参差近玉堂。应许侍臣俱入贺,捧持春酒寿君王。
枫叶萧萧露气凝,不堪江畔送名僧。浮杯忍作无期别,说法谁参最上乘。
满路凄风闻宝磬,一天残月梦金陵。悬知锡杖重来处,传得南宗几佛灯。
蓦然见,底事费寻思。浅碧袜帮黏草色,退红裙衩罥花枝。
护惜不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