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峰到溪止,澄溜向潭泻。
庙道走山腰,雀雏鸣屋瓦。
古壁画云雷,空庭俨舆马。
眷予来故乡,絜斋陈奠斝。
尚想昔丱童,维愚托民社。
每从诸父赛,朅至此祠下。
今齿踰不惑,双亲世似寡。
过此无所祷,曷慕逢时者。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秋悽悽。秋声秋声酸心脾。酸心脾。藓阶蛩絮,枫岸乌啼。
月盈南浦花东篱。玉箫金管谁家吹。谁家吹。画堂春夜,忽忆当时。
瓣香知敬自童儿,梦得先生笔一枝。老愧乏才疑索去,少曾耽句岂能奇。
犹传薜荔图中像,那见榴皮壁上诗。此日殷勤加额拜,人间说是降生时。
不与江水接,自出林中央。穿花复远水,一山闻杏香。
我来持茗瓯,日屡此来尝。
春愁满眼殢昏昏,不是行人亦断魂。彷佛幽居风雨旦,梨花落尽未开门。
暂拂缁尘去,将扳岳顶行。布裘经雪绽,藜杖入山轻。
奇字扪萝识,新诗望日成。路人惊骨异,疑是羡门生。
凛凛素秋。
日促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