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心夺目瑞光浓,旅梦初回午夜中。共有情怀悲故国,忽无天地独凌风。
鸿鸣大泽惭霜羽,树尽琼枝比月宫。谁识此中真富贵,锦堂春色未曾工。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春雨细。开尽一番桃李。柳暗曲阑花满地。日高人睡起。绿浸小池春水。沙暖鸳鸯双戏。薄幸更无书一纸。画楼愁独倚。
多爱不忍缘爱奇,记人毫发忘瑕疵。垂老此心免愧己,起予它日亟言诗。
衣冠为子最青眼,兄弟数君仍白眉。瓠叶岂以菲废礼,鲜首燔炮为宛脾。
诘曲穿荒径,高平见远山。
溪乾呈石紫,林峭露枫丹。
不道归来晚,惟愁句未安。
片云真解事,放出月团团。
妙高峰顶,不住正处。毗耶离城,别闻一路。铁钵铜瓶,葛巾草履。
付者不取,取者不付。谷有归云,木凝甘露。师子嚬伸,象王回顾。
门外老胡,一苇横度。
闲随渠水来,偶到湖光里。
仍呼水月舟,径度云锦地。
谁云不解饮,我已荷香醉。
湖阴玉婵娟,敻立红妆外。
何须东阁梅,悠然自诗思。
惊风入午暑,水竹有秋意。
采菱不盈掬,兴与蒪鲈会。
遥知新津宿,魂梦亦清丽。
吟搜菜味诗宜瘦,睡足花时梦亦香。
閒也曾忙老彭泽,存而无用古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