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
海月开金鉴,河冰卧玉虬。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木曲不避影,貌丑不避镜。镜岂为我私,影岂为我正。
周公被流言,千古推大圣。孔子厄齐陈,逡巡引天命。
君子静修身,此心如圆映。善有华衮随,恶有雷霆竞。
夙兴而夜寐,努力承明盛。
戚戚在歧路,茕茕归邺都。
病多双鬓换,天远一身孤。
晚饭到吴市,秋吟向野芜。
扁舟今夜月,难遣客愁无。
六月火边坐,有眼无耳朵。铁蛇钻不入,铁牛冲不破。
山中有孤松,托根在深涧。磊磊多节目,偃蹇岁云晏。
岂无干云心,亦有傲雪干。萧飕起清奏,可挹不可玩。
大雅久寂寥,古瑟弦已断。美哉遗音存,伫立为三叹。
日没处,天尽头,尾闾东注何时休。蓬壶阆苑在何处,闻有金银宫阙五城十二之琼楼。
我欲往从之,但见洪涛巨浪从我今谁由。何当挟飞仙,汗漫同遨游。
弱流万里等閒度,遍览三山与十洲。
招得秋风入杜蘅,阴阳金火尚相争。雪山冰井清凉界,应笑人间苦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