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名山久,积岁未及游。
将过值风雨,路不通马牛。
丁壮四五人,篮轝时更休。
转谷逢烟火,下隰多田畴。
偃穟黄压亩,刈麻东盈丘。
始觉山门深,长松如腾虬。
直上百余尺,苍髯叶修修。
五峰迎人来,冷逼台殿秋。
石泉出云中,引入舍下流。
缘源至岩口,岩底鱼可钩。
天昏碧溪去,果熟青猿偷。
草树不尽识,自起诗人羞。
溅溅涧水浅,苒苒菖蒲稠。
菖蒲花已晚,菖蒲茸尚柔。
灵根采九节,试共野僧求。
逡巡能致之,衰疾无甚忧。
昔闻有释子,渡江用杯浮。
栖心向兹地,埋骨在林陬。
驳阴漏斜光,徒欲穷巅幽。
夜还南陵郭,几落猛虎喉。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窦馆名犹在,燕山事有光。
解衣非楚纩,指廪异齐棠。
映日庭兰蔚,余风宰木香。
翠眠垂世劝,宁复事雕章。
啸法如可学,嵇生病未能。从来君子狱,谁不愧孙登。
聚散荣枯一梦中,西归亲友半成空。
唯馀大隐茅亭客,垂白论交有古风。
君不见太山之磷可液饮,符陵之砂可粒食。天与道,人作刍,故有五母及八石。
云根初截如截肪,大拳小拳皆糇粮。湘以玄水渍天浆,火中三伏芙蓉香。
青山落庖厨,谪星泣锅釜。道人饥腹如漏天,五色一补齐天年。
道人之术许我传,我为道人开石田。
一片凄迷乱鬼磷,断肠休问昔如茵。王孙已破天涯梦,游女还伤陌上春。
野岸带烟昏晓月,暗蛩和雨絮愁人。谁寻幽径寒林下,吊古空悲萧瑟辰。
楼上炎天冰雪生,高尽燕雀贺新成。碧窗宿雾濛濛湿,
朱栱浮云细细轻。杖钺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馀清。
自公多暇延参佐,江汉风流万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