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并州南绛郎官署,庭前谁植山梨树。荫未及亩高及檐,拳曲不中工师度。
每逢朔望祀且诚,稍懈谓恐撄神怒。始作俑者何人斯,老吏为余言厥故。
云昔树方拱把时,县令已拟施刀锯。入夜恍惚梦见之,长捐谓君殊过虑。
于君无济亦无妨,相戕何必太相妒。自后争传树有神,数十年来深爱护。
我见此举心已疑,又听此言益不豫。不才臃肿实刺喉,托根官衙非所据。
留之或广仁民恩,列之月祀毋乃误。此令呓语本难凭,独怪后来无一悟。
有功于民祀则宜,树也何功殊忝附。君不见仙楼丈瀛与镜烟,又不见存云岭上姜嫄墓。
讹以传讹匪一端,难执途人为告语。何况此事由梦来,梦中说梦人无数。
拔剑便欲抉根株,非常之举庸人惧。聊凭毫素托深心,借谂来者知其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