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水晶宫里,撒明珠、散作园林珍物。恍若老龙行雨罢,倦卧藤轩西壁。
影乱潭星,光分海月,清照瑶峰雪。碧山楼下,主人真是人杰。
摘来玉乳累累,把赠题缄,每为比邻发。况复年年劳赋咏,满纸墨华明灭。
丘壑情深,江湖忧在,相对惊须发。如公经济,未许平章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