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三衣客,三城一见春。
花明驰道远,雨涨御沟新。
茗忆山中物,云怀岭上邻。
如何异乡感,却出解空人。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水落时添岸,山遥半作云。满帆来片片,斜日照曛曛。
双㹀归前崦,孤鸿入远雯。倚栏谁与语,招手二禺君。
两月衾裯厌久眠,荷君惠问每床前。频烦药物酬多病,郑重舟航动老年。
落木门墙秋水宅,乱山城郭夕阳船。扶筇起送迢迢目,揽结馀情更小篇。
此别不可道,此心当语谁。春风灞水上,饮马桃花时。
误作好文士,只应游宦迟。留书下朝客,我有故山期。
搆得茅斋傍玉华,芙蓉伏火鍊丹砂。清秋绝顶朝元夜,白露千岩湿桂花。
食客世恒有,义士天下稀。田光报太子,杵臼存孤儿。
英声振今古,名与金石俱。彼有廊庙器,佩玉飘长裾。
国难仅一发,缩首思全躯。吁嗟长乐老,遗臭将谁欺。
绕榭山花红欲然,林中结屋屋如船。人来蓬岛无宾主,境比桃源别洞天。
近事披图谈斗虎,旧游濡笔纪飞鸢。登楼北望方多事,未许偷闲作散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