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崙燕子五两竿,雾露薄水平湖寒。风帆美满八百里,夕从岳阳楼上看。
鱼跳鹭立月钩下,星斗烂烂垂栏干。羽书不到樽俎里,蛮兵况去荆楚安。
试寻燕公旧赋笔,磨圭刻碧独可完。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一从东别长安道。西住磻溪庙,渐扣南山名迹杳。
洪沟冷淡,土龛潇洒,北府何曾到。
夜深陌上行人悄。独听岩前子规叫。切切松梢啼到晓。
声声相劝,不如归去,争奈功夫少。
双秀云牟实,三眠雪茧丰。
无人知帝力,浑在舜弦中。
风磴逶迤到此亭,掀髯长啸骇山灵。渐离故宅林枫暗,郭隗荒台野蔓青。
白水一泓云作液,杂花三月锦为屏。醉来不话兴亡事,欲觅青鸾跨杳冥。
丽正门当天阙高,景阳台下草萧萧。
江围大地蟠三楚,石偃孤城见六朝。
落日不将遗恨去,秋风能使旅魂消。
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关河积雨晴,千里一舟行。庾廪司农计,山川故国情。
古碑寻盻子,芳草识聊城。想见登临处,遥心览八瀛。
金鞭勿复挥,古来事如此。
仲连破聊城,辞爵归田里。
子房定汉室,言从赤松子。
何如酌金罍,酒酣犹热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