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正莺雏风老雨肥梅,飘萧满江城。叹登楼皂帽,精蓝寄榻,久谢浮名。
杳杳青瑶千仞,乡思黯愁生。帘底瓶笙沸,归梦初醒。
无想依然是想,倘两忘物我,一泯亏成。诵诗题隽语,戏比谢墩争。
恰频年、闲云踪迹,只钵山、丛桂共清馨。还堪忆、旧凭栏处,芦竹冥冥。
招提城东隅,胜集僚友俱。
腐儒元自臞,午饭厄斋盂。
不如许一醉,况有高阳徒。
小秋颇解事,鸡鹜营庖厨。
我归与妇谋,但问酒有无。
妇言有斗酒,待子不时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