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日霏霏,碧花生叠叠。水边有神女,妆去遗翠靥。
岸侧小家妇,不知所宜惬。未得未还人,自将浑面帖。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竹树藏山石作门,鱼矼水带洗花痕。莺声又在鸡声外,老不胜官只住村。
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
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翘迹企颖阳,临河思洗耳。
阊阖西南来,潜波涣鳞起。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
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槿篱茅舍水村幽,林彩山光积翠浮。空使行人愁望渴,隔溪閒却木兰舟。
百越风尘暗铁衣,捐躯报国是男儿。龙泉尚照孤臣血,马革何怜烈士尸。
志灭鲸鲵心欲奋,气吞虎豹力难支。岭南一段纲常事,付与当年史氏知。
东风亦肯到天涯,燕子飞来相国家。若较内园红芍药,洛阳输却牡丹花。
翠竹江村古渡边,冥鸿数点没寒烟。濛濛浦口渔灯乱,风急舟横只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