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丞笔通妙,阮籍思玄虚。独画来东平,倒冠醉乘驴。
力顽不肯进,俛首耳前驱。一人牵且顾,一士旁挟扶。
捉鞍举双足,闭目忘穷途。想像得风度,纤悉古衣裾。
玉骨化为土,丹青终不渝。而今几百岁,乃有胡公疏。
买石遂留刻,渍墨许传模。白黑就髣髴,毫芒辨精粗。
千古畜深意,终朝悬座隅。谁谓盈尺纸,不惭云雾图。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野寺钟鸣后,溪桥雨合时。杖藜能过我,酌酒更论诗。
意作匆匆别,仍愆得得期。近知疏问讯,不那费怀思。
浔阳卧内握戎机,恩宠那知事渐非。有诏夺情初强起,君王亲赐綵纶衣。
寂寞湖天晚,苍茫暗夕晖。孤村烟外失,一鸟雨中归。
秋老花独发,江寒蟹渐肥。平生游兴足,心与片帆飞。
画帘深掩酴醾雪。天涯酒醒空啼鴂。芳恨玉人知。罗襟绣折枝。
春阴无奈薄。风飐金铃索。筝语绿杨楼。丝丝替绾愁。
山中方独吟,客至共登临。城塔回高鸟,溪帆送远林。
乘槎如有约,坐树亦何心。明日东吴道,相思迟尔音。
柳影风丝拂绮兰。持觞争奉北堂欢。鹊炉香暖绣屏闲。
小院轻寒偎碧树,胆瓶新水映红兰。不禁惆怅忆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