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易为秣,单车长是轻。
秋风来栈道,宿雨度关城。
石上树林暗,山根江水明。
桐花凤何似,归日为将行。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初见彤庭赐履双,便参东阁寄南邦。
时闻正论除疑网,每读高辞折慢幢。
陈迹欲寻无复日,旧恩思报有如江。
风流今见佳公子,投老心旌一片降。
怀绶新括州,乘骢前御史。一州与天下,先后宁同轨。
纵云山水佳,何与于疮痏。
十顷琉瓈下赤日,旦日飙台排云出。金宫银阙远杳冥,琼树瑶林近蒙密。
右拍洪崖左浮丘,况复绮疏可淹留。未能作意驾仙骥,会须得兴汎虚舟。
春初一卧历炎暑,又见新凉起天宇。西风曾不怜我愁,频向疏棂送寒雨。
寻幽直上妙高台,云锁禅堂昼不开。古径有松栖老鹤,断碑无字翳苍苔。
水拖秋色连天去,风捲潮声动地来。我亦九霄云外客,隔花啼鸟莫相催。
众卉已萧索,朱栏始盛开。尚先秋后菊,肯羡腊前梅。
秀出丝头软,红深脍缕堆。疏明怜点襭,巧丽爱重台。
倍得花神力,偏当吏部才。雨枝成堕髻,风叶自扶腮。
彩笔真难写,金刀未易裁。狂香晴转暴,醒态晓方回。
议品须推贵,论功鄙接栽。仙宫疑彷佛,安得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