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江南行,南风江恶溯。
乘潮虽有信,不过湓城去。
船经香炉峰,峰前须暂住。
三年少尹劳,始得看瀑布。
到官未必闲,举察忧财赋。
回思庐山傍,尘土已生虑。
尚存滕王阁,无忘一登顾。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一灯相伴十余年,旧事陈言知几编。
到了不如无累後,困来颠倒枕书眠。
大川虽有神,淫祀亦其俗。
石马系祠门,山鸦噪丛木。
潭潭村鼓隔溪闻,楚巫歌舞送迎神。
画船百丈山前路,上滩下峡长来去。
江水东流不暂停,黄牛千古长如故。
峡山侵天起青嶂,崖崩路绝无由上。
黄牛不下江头饮,行人惟向舟中望。
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
山高更远望犹见,不是黄牛滞客舟。
起戴乌纱帽,行披白布裘。炉温先暖酒,手冷未梳头。
早起烟霜白,初寒鸟雀愁。诗成遣谁和,还是寄苏州。
通真仙观欲凌虚,牝谷先生昼隐居。玄鹤不归华表柱,白云长护紫泥书。
桐棺已化人徒仰,铁锁高悬孰可舒。便欲束书阳羡路,青牛春晚又回车。
夙征肇延津,明晨临大河。
洪源下积石,砥柱屹嵯蛾。
渺渺梁宋区,汗漫纵经过。
自非陵与岸,於安障其波。
扬帆赴中流,四顾莽无涯。
崇云徂广泽,迅风夕吹沙。
积阴不可测,鱼龙偃相加。
前无千尺梁,一苇胡足夸。
人生寡恒居,奚异波上槎。
岂无舟楫志,漂泊当奈何。
龙江南下正茫茫,晚棹烟波万里长。一叶渐看飞极浦,片帆遥见逐斜阳。
凫鸥起处潮头入,兰蕊香时水气凉。却羡故人从此别,若为归兴满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