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擐黄金甲,征西战马骄。
十年边算尽,今日旅魂招。
落月孤营掩,酸风去路遥。
平生忠烈在,史笔冠清朝。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去日春蚕吐素丝,归时秋菊剥金衣。
沙鸥不入鸳鸿侣,依旧沧浪绕钓矶。
赣州驿下舣轻舠,芳杜幽兰满近皋。水合双溪飞驾阔,城依列嶂画楼高。
百年中土归图籍,万里南天振羽毛。吟眺未阑还解缆,凉风细浪晚颾颾。
碧山溪径静,见月自徘徊。洞里寒梅落,楼头短笛催。
红尘江北去,孤雁幕南来。芳草庭前绿,惟馀沧海隈。
槐树生阴昼满庭,风流儒雅想仪刑。养亲固巳营三釜,教子还能受一经。
四海交游如昨日,百年耆旧见晨星。东风忽断人间梦,愁绝西原草色青。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岂复少十室,弦歌在两楹。
浮人日已归,但坐事农耕。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
秋山一何净,苍翠临寒城。视事兼偃卧,对书不簪缨。
萧条人吏疏,鸟雀下空庭。鄙夫心所尚,晚节异平生。
将从海岳居,守静解天刑。或可累安邑,茅茨君试营。
江上年年春早,津头日日人行。
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