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景彝诮扶出者

天子重论秀,待之以公卿。

志士抱奇节,犹或场屋轻。

学能苦自琢,诗书腹纵横。

胡为怀袖间,挟册角群生。

诃卒闚其旁,执衣来叩楹。

狂狙就新缚,跳突哀且鸣。

岂不念寒孤,顾有素令明。

利禄非可苟,辱甚舍拂烹。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猜你喜欢

湖上寻山四客同,流馨丛桂夕阳中。

倦游已是经时别,活国终怜造物穷。

寒杂啼号缠社鼓,醉扶童竖钓溪风。

作邻居士存吟侣,两地骑驴摘小红。

(君与仁先余与阿兄宗武皆邻居)

两岸湍声万壑雷,梵王楼阁此中开。茶烟初起晓钟罢,梅雨半晴春水来。

绿树低环禅坐石,白云长护钓鱼台。扁舟稳系垂杨下,一笑登临亦快哉。

栖迟衡与泌,家无担石储。种秫理酒床,相对数卷书。

兴至过白石,挥觞讯太虚。启期何自宽,庄周终蘧蘧。

吾乐自有真,八达何足誉。

一枕鸟声残晓梦,半窗竹影弄新晴。

屏深室暖秋垂老,粥美蔬香疾渐平。

子侯一日病,滕公千载归。门庭怆已变,风物澹无辉。

群吏谒新府,旧宾沾素衣。歌堂忽暮哭,贺雀尽惊飞。

约已隆亲礼不同,钧天无宴锡臣工。

太皇勋德侔高帝,陛下谦恭似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