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坤载厚,四海母仪深。
愿上菖花酒,年年圣子心。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地僻喧哗少,人閒草木幽。花枝藏宿蝶,柳树隐鸣鸠。
酌酒消馀兴,围棋较夙筹。客愁无处着,聊此乐优游。
两街香案使君来,万瓦青烟洞府开。勿剪绿榕阴尽处,七门南直钓龙台。
岌岌淩霄汉,风传宝阁香。三朝神翰在,奎壁夜交光。
叔伯何多日,关山烽火明。病妨风土恶,身与岁时征。
丧乱怀先帝,艰危有我生。向来刘越石,意气不能平。
波撼盂城,气蒸淮楚,千顷汪汪。虚无空阔,彷佛似潇湘。
阵阵凫鹥散乱,任渔艇、短曲无腔。微茫里、昼眠估客,风送牙樯。
岁岁叹沧桑。波臣怒、如今不受堤防。秋风瓠子,何处稻粳香。
斗大孤城国士,可曾见、湖内珠光。金堤上,鸠形鹄面,泪落苍茫。
智勇吾馀事,精神死不刊。
太山安鼎卫,宝货发泉端。
嫖姚俱前辈,汾阳老故官。
麟麟功第一,须作古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