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四日,崇天门听诏,有喜二首 其二

义理推明易,君臣庆会难。乾坤归历数,社稷重丘山。

天意舒晴霁,人心溢喜欢。客愁浑为解,驴背永歌还。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谁知极目名亭意,不在登临与品题。

天地两间同汗漫,江淮一水自东西。

惊栖何日能归雁,灵异当年任照犀。

万境尽从心上化,静参飞跃悟端倪。

淡羽梨花雪,轻衣柳絮风。自扶孤影画阑中。阑外一眉新月、浸雕笼。

做客侬真误,依人尔更穷。陇西乡梦已成空。閒向花阴无语、啄残红。

裙腰芳草抱长堤,南浦年年怨别离。水送横波山敛翠,一如桃叶渡江时。

南方有奇士,湖海声猎猎。

功名志气锐,不惮远跋涉。

春风一片纸,区区无所挟。

持此欲取偿,易於拾秋叶。

何以赠君言,勉哉耘其业。

怜尔频年任道涂,又携双屐下江湖。向人白发时时短,作客青山夜夜孤。

赋里秋云回雁荡,愁边明月失龙珠。燃藜起草声名在,未许严陵问钓徒。

超凡奇古一冬心,此老才高烁古今。试问解人能有几,震名贾竖不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