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推明易,君臣庆会难。乾坤归历数,社稷重丘山。
天意舒晴霁,人心溢喜欢。客愁浑为解,驴背永歌还。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一楼小于舟,四面蒹葭水。湖山环堵间,人生洼濛里。
缅公衣带表,盛节秉青史。心共止水清,名并高山峙。
想当读书时,弥望俱可喜。遥山带书帷,浦溆环髹几。
子往不速来,季思亦时止。相携月波上,湖干月正起。
今我来斯楼,嗟踰二十纪。归焉鲁灵光,春风在中沚。
南越岭头山鹧鸪,传是当时守贞女。
化为飞鸟怨何人,犹有啼声带蛮语。
城头暮角送阑暑,倚槛顷之风满襟。
去鸟渐迷山落日,鸣蝉忽静木垂阴。
弄云初月光犹淡,出水新荷绿未深。
萧散晚凉君解否,一杯寻见古人心。
雪学嵯峨山,山似霮䨴云。云山何以辨,云白山色青。
笼鹄诚谲诞,斗酒亦颠狂。谈言虽微中,滑稽令人伤。
不如鬼谷子,默默能深藏。
纳凉林下藉苍苔,幽径无人花自开。始信无聊非独我,蜻蜓飞去复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