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只愁感,出游将自宽。
贵贱依俦匹,心复殊不欢。
渐老情易厌,欲之意先阑。
却还见儿女,不语鼻辛酸。
去年与母出,学母施朱丹。
今母归下泉,垢面衣少完。
念尔各尚幼,藏泪不忍看。
推灯向壁卧,肺腑百忧攒。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静香真色。花与人争白。属玉双飞烟月夕。点波一奁秋碧。翠罗袖薄天寒。笛声何处关山。手捻一枝春色,东风怨入江南。
空胸迷旧学,华发怅颓龄。江海容孤翼,云霄寄客星。
未堪循吏传,默守太玄经。正恐声闻酒,令人醉不醒。
东林闻说好林泉,社会荒凉几百年。灵物孰知崔氏竹,方池新种远公莲。
华严顿净三千界,庐阜重招十八贤。应笑陶潜又归去,白云幽鸟伴归田。
山林麋鹿性相便,称意何须负郭田。挂树猕猴常近席,散花仙侣不离筵。
半窗梅月清宵梦,一榻松风白昼禅。慧约草堂浑忘却,独于相府住多年。
今朝何事一沾襟,检得君诗醉后吟。老泪交流风病眼,
春笺摇动酒杯心。银钩尘覆年年暗,玉树泥埋日日深。
闻道墓松高一丈,更无消息到如今。
疆场日蹙想何堪,上下偏安痛剑南。世事已如唐不振,时文犹作晋清谈。
心伤麦秀生原苦,眼见瓜分死岂甘!官尚爱钱兵惜命,遗民闻著也深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