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潭上别,先养故山祠。
却入舟中饮,无令盏尽迟。
须拚一日醉,便作数年期。
落日马嘶急,岸傍人散时。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十载论交久,相亲若弟兄。同为天上客,复此越中行。
暑雨田苗秀,斜阳驿树明。分携亦常事,此别各关情。
海水阎浮几变迁,天龙八部散如烟。世尊终堕泥犁去,迦叶拈花一莞然。
蜡屐去阳羡,乘桴望云间。腰垂陶令印,意在庄生环。
斯民久困敝,何用惠孤瘝。于心傥有愧,拂衣归故山。
张公一生湖海客,少年任侠章台陌。周家小史珠作歌,广武妖姬月为色。
玉盘错落夺枭饮,金弹晶荧斗鸡得。似留青眼俗外看,肯许红颜暗中掷。
归来折节始为儒,得钱但买邺侯书。门因留客翻长掩,径惜飞花故不除。
有时忽发春醪颠,虎丘山头雪放船。狐裘银榼施僧去,却借一榻云房眠。
踉跄顾抚三儿喜,大者风神剪秋水。次儿霜蹄日千里,小儿跳地学虎子,若曹读父书足矣。
衣冠周柱史,才学我乡人。受命辞云陛,倾城送使臣。
去程沧海月,归思上林春。始觉儒风远,殊方礼乐新。
先生奚为箕颖之清幽,忽思洞庭衡岳而南游。南方风气未宣泄,浩与嵩路相沉浮。
二百年冠冕黼黻亦已极,犹有存者弘璧琰琬琳琅球。
先生志趣好奇古,欲使天禄四库题藏收。天高日月卫辰极,五十五度当中州。
遗经不肯列韩魏,精舍径为河南脩。吾闻清庙贵茅屋,丹刻踰制非前猷。
周公不公孔不丘,悽怆诞幻蛇为牛。撞钟吹螺日鼎食,绀宇珠盖王公侯。
朝神雨露不分别,稂莠遂胜嘉谷秋。我居道德仁义宅,窃为禄补中心忧。
先生但看持钵化,图构梵刹为身谋。其徒数千人,遮道更唱咻。
高明之室鬼所阚,顷刻布地金钱流。呜呼民生衣食惟粟帛,独不念灵光殿古梁栋折。